法律对扣发工资不得超过20%是如何界定的
湖州吴兴法律咨询
2025-04-09
法律分析:
(1)当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有权从劳动者工资里扣除赔偿款,且扣除比值有明确限制,即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这一规定保障了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收入。
(2)计算扣除比值是以劳动者当月工资为基数的。这使得扣除金额的计算有了明确的标准,避免用人单位随意扣除。
(3)若扣除赔偿款后,劳动者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这确保了劳动者的收入不低于当地维持基本生活的水平。
提醒:
劳动者要避免因自身过错给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扣除工资时应严格按法律规定执行,不同情况对应不同解决办法,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用人单位可在劳动者本人原因致其经济损失时,从工资中扣除赔偿款,每月扣除上限为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平衡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益,既保障用人单位损失得到一定弥补,也避免劳动者生活受过度影响。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用人单位需准确计算扣除金额,严格按规定操作,避免扣除过多引发劳动纠纷。
2.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若用人单位扣除不合理,可与单位沟通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3.劳动监管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扣除行为的监督,确保规定落实到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用人单位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款,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当月工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当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有权从其工资里扣除赔偿款。该扣除比值以劳动者当月工资为基数,上限是20%。设置这一规则,既保障了用人单位弥补损失的权益,也避免对劳动者生活造成过度影响。如劳动者月工资5000元,正常每月最多扣1000元。当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就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像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若扣除超过3000元致剩余工资低于2000元,单位只能扣3000元。若你在工资扣除赔偿款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用人单位在扣除赔偿款时,要明确以劳动者当月工资为基数来计算20%的扣除额度。
(二)在扣除赔偿款前,需确认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三)每次扣除赔偿款后,要核算剩余工资是否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若低于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劳动者若因自身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从其工资里扣除赔偿款,但每月扣除上限为当月工资的20%,且以当月工资为基数计算。
2.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例如月工资5000元,单位每月最多扣1000元。若当地最低工资2000元,扣除使剩余工资低于2000元时,单位最多扣3000元。
(1)当劳动者因自身原因给用人单位带来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有权从劳动者工资里扣除赔偿款,且扣除比值有明确限制,即每月扣除部分不能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这一规定保障了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收入。
(2)计算扣除比值是以劳动者当月工资为基数的。这使得扣除金额的计算有了明确的标准,避免用人单位随意扣除。
(3)若扣除赔偿款后,劳动者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这确保了劳动者的收入不低于当地维持基本生活的水平。
提醒:
劳动者要避免因自身过错给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扣除工资时应严格按法律规定执行,不同情况对应不同解决办法,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用人单位可在劳动者本人原因致其经济损失时,从工资中扣除赔偿款,每月扣除上限为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这一规定平衡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权益,既保障用人单位损失得到一定弥补,也避免劳动者生活受过度影响。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用人单位需准确计算扣除金额,严格按规定操作,避免扣除过多引发劳动纠纷。
2.劳动者应了解自身权益,若用人单位扣除不合理,可与单位沟通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3.劳动监管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扣除行为的监督,确保规定落实到位,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用人单位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款,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当月工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当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有权从其工资里扣除赔偿款。该扣除比值以劳动者当月工资为基数,上限是20%。设置这一规则,既保障了用人单位弥补损失的权益,也避免对劳动者生活造成过度影响。如劳动者月工资5000元,正常每月最多扣1000元。当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就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像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若扣除超过3000元致剩余工资低于2000元,单位只能扣3000元。若你在工资扣除赔偿款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用人单位在扣除赔偿款时,要明确以劳动者当月工资为基数来计算20%的扣除额度。
(二)在扣除赔偿款前,需确认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三)每次扣除赔偿款后,要核算剩余工资是否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若低于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劳动者若因自身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单位可从其工资里扣除赔偿款,但每月扣除上限为当月工资的20%,且以当月工资为基数计算。
2.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单位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3.例如月工资5000元,单位每月最多扣1000元。若当地最低工资2000元,扣除使剩余工资低于2000元时,单位最多扣3000元。
上一篇:传销活动如何定罪量刑
下一篇:暂无 了